网易首页 > 网易房产 > 正文

昆明地标复兴,俊发为此蓄力多年

2020-09-17 10:51:43 来源: 网易房产昆明 举报
0
分享到:
T + -

 在昆明经常听到有人提起,老昆明。

没想到我们喜欢的春城,也在分着老和新,就像老北京一样,“胡同巷子四合院,下棋遛鸟逗蝈蝈”,这些逐渐消失在城市更新进程里的事物,把城市的成长阶段做出了区分。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之间,对昆明的记忆完全不同,也许00后记住的是南屏街的繁华、游乐场的潇洒,上一代人记住的则是穿行过的街巷,百货商店的米酱棉麻。每逢我们怀旧的时候,“老昆明”自然就成了拉近距离最好的话题。


提到老昆明,定绕不开那些年陪伴了昆明人的工人文化宫。那是当时昆明的第一高楼,吸收了大理三塔文化的元素塔楼三个六边形组合而成,是昆明当时的地标建筑。“周末了,走去工人文化宫”“妈妈,放假我想去工人文化宫玩”,还有那句人尽皆知的时代顺口溜“思想不集中,想着文化宫”这些话,是不是仿佛还萦绕在耳边。对于老昆明人来说,工人文化宫当时昆明城里最热闹、最繁华的休闲场所真实地记录了几代昆明人的青春。


工人文化宫里的第一部电梯,让争先恐后坐电梯的老昆明人们登上高楼,站在城市中心的最高点,将昆明的美景尽收眼底,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,原来自己的家乡是这么美。广场上的喷泉留在了多少回忆的相册里;茶楼里磕着瓜子喝着茶,津津有味的听着说书先生将历史娓娓道来;少年宫里,小孩们认真的学着自己的才艺,高高的戏台子上少年文艺团体一遍又一遍演出排练;遇到露天交谊舞的活动,年轻人们欢乐跳着“崩擦擦”,偶尔路过的小孩投出羡慕的眼光,溜冰的青年、下象棋的老者和卖冰棍的老奶奶,还有那个偶尔会断片的胶片电影院,以及一年一度的春节游园联欢会。提起这些回忆,相信很多老昆明人脸上都能露出幸福的笑容。这个地方陪伴了他们很多个春秋,见证过很多老昆明人青涩懵懂的爱情,和他们绽放过的青春。    


时光荏苒,2013年9月7日,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加快,工人文化宫被迫爆破拆毁,在一声巨响中,工人文化宫轰然倒塌,功成名退。在爆破当天,不少的老昆明人来到现场,来纪念这个他们美好记忆里的地方,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,即使有再多的不舍,也只能默默埋藏在心中,在工人文化宫拆毁后,很多人心中空空的,这个城市仿佛失去了“心脏”。


网络上曾经征集过“我和昆明的独家记忆”图片故事,大部分的投稿都是和工人文化宫的故事,大家都在怀念这个地方,纷纷讲述着自己的故事,中年人们回忆小时候和父母在工人文化宫的快乐时光,年长些的人们在回忆自己的青春年少,在这份和工人文化宫的回忆里,大家都还是那个天真懵懂的少年,表露出了满满的幸福。


在昆明失去了工人文化宫的这一年,俊发接手了这块土地。众所周知,俊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房企,对云南的土地,对地标工人文化宫,对云南人的希冀和情怀,俊发比任何的开发商都要懂。这些年,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发展,昆明也不断的涌现出更多的摩天大楼,但是他们给予这座城市的,只是物理的高度,而非城市的情怀,工人文化宫的地位,还是难以被超越,因为这块土地上,承载着太多云南人的记忆和故事了,所以在这块土地上的传承,理应复兴当年的“地标”,给昆明人一个完美的交代,还昆明一个“心脏”。


7年后,春之眼项目横空出世,在工人文化宫的原址上,再建一次刷新昆明高度的摩天大楼,这是俊发对这块土地的解读和诠释,也是俊发对昆明交出的答卷,“春之眼”还昆明一个地标复兴。为了复兴地标辉煌,俊发集团7年来付出了极大的心血,其中407米的地标写字楼主塔是由超高层设计“教父”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来进行设计,除此之外,春之眼还联合李祖原团队(台北101大厦设计团队),亿创(全球最大机电专业咨询顾问),华东院(中国超高层建筑顶尖施工图设计)等著名设计团队打造顶级综合体春之眼。未来的春之眼,不仅满足城市地标级商务、商业、住宅需求,更象征昆明的城市精神与时代符号。


作为昆明的超高层建筑,春之眼总建筑面积约60万㎡,407米的主塔,308米的副塔,如此高度其施工难度也属全国罕见,对技术要求极高,多项指标创西部第一,其建筑难度堪比于上海中心大厦。首先是因为地理位置,春之城项目地处昆明主城区中心,周边环境十分复杂,西侧为盘龙江,东侧为昆明市历史保护建筑,东南北三面地铁,既要兼顾中心人流、历史古迹和盘龙江,又要考虑地铁线的运行,极大的考验着施工的智慧;其次,春之眼是处于高原地震带上的超高层建筑,为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,春之眼两栋塔楼布置了大量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,以增强春之眼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,即使遇到8级强地震,春之眼主楼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,可以说是全球抗震系数最高的超高层建筑。高厦崛起,始于基石,超高层建筑的基打造极为重要,春之眼项目基坑面积超过3.2万平米,深度达23米,地下室层数最多达5层,堪称云南第一大基坑。众所周知,筏板是主楼的基础,承载整个建筑的负荷,俊发春之眼的筏板浇筑,混凝土从4台地泵管中喷涌而出,倾泻至筏板底部,2.4万方、80个小时不间断的单次混凝土浇筑量一举刷新云南新纪录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最关键的就是一旦浇筑就不能停,否则会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强度。为解难题,工程师们设计出复杂的浇筑步骤,在80个小时内将整个筏板浇筑完成。三年磨砺打牢的地基,为项目整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从那一刻开始,昆明的地标复兴,再一次迈入了新的里程。


时代更迭,城市更新,如果说上个世纪昆明的记忆是属于工人文化宫,那里代表着昆明城市的高度和昆明人记忆的深度,那这个世纪,就将有俊发春之眼,复兴昆明地标的辉煌,传承后代人的记忆。

丁章瑾 本文来源:网易房产昆明 责任编辑:丁章瑾_km03
分享到:
跟贴0
参与0
发贴
为您推荐
  • 推荐
  • 娱乐
  • 体育
  • 财经
  • 时尚
  • 科技
  • 军事
  • 汽车
  • 房产
+ 加载更多新闻
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
阅读下一篇
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网易房产首页